眼見蕭明徹眸色轉(zhuǎn)深,似要說點什么,李鳳鳴忙不迭收回被他握住的手,敲了敲面前的卷宗。
“好了好了,說正事吧?!?br/>
李鳳鳴面帶微笑,看似鎮(zhèn)定垂眼瀏覽面前卷宗,實則回避了蕭明徹的直視。
她隱約能猜到蕭明徹真正想談的是什么,可她現(xiàn)在沒底氣接這茬。
一年前的大婚當夜,她之所以敢與蕭明徹談利益同盟,甚至毫無顧忌地坦誠“將來有機會便脫身離齊自去”的打算,是因那時她深信自己對蕭明徹有足夠價值。
如今蕭明徹已沒那么需要她助力,她就不得不避免深談某些話題。
和親公主意欲出逃,這不是小事,她可不敢莽撞膽大地打開天窗說亮話。
萬一談完以后蕭明徹突然翻臉呢?
她是李鳳鳴,不是修成人形卻不諳人心的桃金娘。
被一份感情打動就徹底敞開胸懷,將喜樂甚至生死都毫無保留地放進他人掌心,這種奮不顧身的天真,她很小時就沒有了。
對她而言,無論雙方是什么關系,開誠布公談話的底氣,通常都源于勢均力敵,甚至手中籌碼多于對方。
若她仗著蕭明徹眼底那點依稀好感就貿(mào)然開口,那談判成敗全在對方一念之間,她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權力。
她需要再等一個契機。
等到她能給蕭明徹一個足夠分量的投名狀,那時候她才好理直氣壯地與他敞開談。
她有預感,這個契機,應該就是齊帝突然交給蕭明徹的這差事。
*****
“你父皇到底想要你怎么做,有頭緒了嗎?”李鳳鳴翻閱面前卷宗,腦中飛快轉(zhuǎn)動著。
蕭明徹始終睨著她的側(cè)臉,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開口:“如你所言,他并非真要我查刺殺太子的幕后指使。我只想到這么多?!?br/>
太子遇刺若不是苦肉計,那幕后指使顯然是恒王或其黨羽。
就像李鳳鳴先前說的,若齊帝真想查這個,將案子交給京兆府、內(nèi)衛(wèi)、大理寺任何一方,都比交給蕭明徹合理。
李鳳鳴點頭,若有所思地將卷宗翻過一頁,又問:“那夏望取士舞弊案呢?太子遇刺后,東宮可曾暫停追查此案?”
“不曾暫停,至今都還在查?!?br/>
十一月,東宮得到線報,知曉恒王府有位師爺曾出現(xiàn)在五月初五檀陀寺寄唱會。
正打算去抓來審訊,那師爺及一家老小卻齊齊“懸梁自盡”,未留一個活口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