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頭老沈家的熊肉下了鍋,那邊兒里正也把剩下的肉和骨頭都分完了。
大家喜滋滋的抱著白得的肉回到自家待的地盤,不少人都開始盤算著送點(diǎn)什么東西給沈清遠(yuǎn)家回禮。
先前地龍翻身的提示就是沈家就救了大伙兒命,可一路上沒什么合適的機(jī)會,也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東西去感謝人家。
這回還沒等自家去上門拜謝呢,又白得了老沈家給分的肉。
這都往回拿東西了,可不能再拖了。
張屠戶家的小兒子拿著個小竹籃子跑來了。
到了老沈家跟前兒一句話也沒說,打開籃子上蓋得土布,把一塊大約四斤重的豬肉扔到沈奶奶懷里,拔腿就跑。
這給老沈家人都造一愣,連忙派了自家正健跟過去問,這才弄明白,原來是張屠戶讓他家小兒給送來的。
用張屠戶的原話就是:“這肉本來是臨出發(fā)前他家把收上來準(zhǔn)備要趕集賣的。
沒成想肉還沒去賣就要逃命去了。
這幾天天熱,一路走下來,怕沒腌透放不住,吃不完就糟踐了。拿些到沈家來,也讓沈家人換換口味?!?br/>
說是怕肉吃不完糟踐了,其實(shí)大家心里都明鏡兒的,這是為了感謝沈清遠(yuǎn)給分的熊肉。
只是怕其他拿了肉的人家沒回禮不好那么說罷了。
沈老太太高興的很,意外收獲了四斤豬肉,眼角眉梢兒都帶上了笑。
沒等沈奶奶把豬肉放下,里正家的小子也捧著個小壇子過來了。
“沈大娘,這是我爹讓我送來的米酒。俺家一共就帶出來三壇子,還在刮邪風(fēng)那會兒碎了一壇。這壇俺爹讓給您送來嘗嘗,一點(diǎn)心意,您別嫌棄。”
沈三木說完也放下酒壇子就跑走了。
沈圓圓托著腮幫子,在一旁幫奶奶數(shù)著。
就燉肉這會兒功夫,村里張奶奶羅奶奶沈大爺姚叔叔...好多人家都送來了東西。
這家給塊布頭,那家送把鹽的。
奶已經(jīng)不做飯了,把看鍋的活兒交給了大伯娘,自己專門坐在小石墩上等著收禮。
老太太笑的臉都麻了,那也沒有一絲不耐煩。
誰家收禮還嫌累?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(jìn)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